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持续深化“守初心、强信心、聚人心”三心活动成果,认真开展好“龙江云端飘书香”“书香中国·龙江读书月”活动,特推荐“读红色书籍 悟红色精神”为主题的优秀书籍,以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本期栏目推荐单位:集团权属企业龙旅信科公司党总支

本期推荐书籍:《红军长征记》

推荐理由

《红军长征记》,原名为《二万五千里》,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共收录长征亲历者100篇回忆录,附歌曲十首等,讲述红军长征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见闻、感想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

  长征改变了毛泽东,毛泽东改变了红军和整个中国。1936年春,上海《字林西报》撰文谈到长征时说:红军经过了半个中国的远征,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然而只有这部书被写出后,它才有价值。这家有帝国主义背景的媒体在破例惊呼红军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恶笑红军的“粗陋无文”。所以红一方面军刚到陕北,毛泽东就指示杨尚昆在政治部成立编辑委员会,并亲自起草征稿信,号召参加长征的师团以上干部把“战斗经历、民情风俗、奇闻轶事……择其精彩有趣的片断”写出来。《红军长征记》既证明了毛泽东的政治品格来源于文化母体,也证明了红军是一支能文能武的军队。长征史无前例,在军事史学上将永载史册,而从文艺创作来讲,《红军长征记》则是中国红色革命第一次文艺思想大解放的产物,也是人性思想大解放的产物。本书文体朴实无华,语言鲜活异常。全书作品洗练、简洁,没有浮泛之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塑造出一个色彩鲜明的性格。《红军长征记》能重见天日,其文化史学价值、军事史学价值、历史文献价值和文艺史学价值将会得到关注和讨论。

精彩书摘

在赤色于都的一个农庄上,驻满了刚由炮火中苦战下来无敌的红军,在几个月的苦战中,虽然是天天和敌人冲锋肉搏,长期的过着火线生涯,衣服虽然是补上加补,饭食虽然是缺少油盐,然而他们奋斗的精神从来没有丝毫颓丧,他们总是整天整月愉快的、兴奋的、英勇地艰苦的战斗着,工作着。他们的心内不知道有困苦,只知道为了土地、自由、民族生存的光荣事业而奋斗到底。休息整理是红军中每次战后平常的事情,在每次战后休息中总不外乎做些清洁卫生、洗擦武器、开会娱乐、检阅工作和进行教育等。可是这次的休息就大不相同了,一切情形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有了变动。棉衣一担一担的送来,手榴弹、子弹一批一批的发下,新战士整连整排的补入部队,粮食也带足几天。路上的人来来往往,上级干部也碌碌忙忙,这一切一切都是异乎寻常的啊!战士们的心内被一片疑云笼罩着,这个闷葫芦不知何时打破。

部队中是议论起来了,因为日来一切的情况都是表现部队要行动的准备,照平常日的习惯每次有行动的准备,一定在会议中有报告,进行动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都会使战士了解的。可是这次就不同了,一切都不同了,虽然近日也开了干部会,军人大会,党团员会,但会议的内容,报告的是在目前情况下斗争方式的问题,一切方式都是为了保卫苏维埃。

当时是五次围剿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敌人采取了持久战与消耗战的战略,采取的堡垒主义,经济封锁的政策,加上大炮飞机的轰炸和百万以上大兵的围困。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应采取什么斗争方式?还是和敌人作持久战,在敌人堡垒面前让他来消耗红军的生力吗?

还是和敌人做最后的孤注一掷?抑或打到敌人深远后方去,调动敌人,在运动战中去消灭敌人来保卫苏维埃呢?这一问题摆在战士们的面前,当时就有很多战士们站起来回答,“我们赞成打到敌人深远后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