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首个营地选址于淄博,淄博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系鲁中南山地丘陵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质构造变迁塑造了其独有的景观,古生代海洋沉积体上发育了喀斯特地貌,形成“溶洞”奇景。火山岩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台地、熔岩被景观,还发育了独特的地貌白色景观。

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烧造陶瓷、琉璃的原料,特有的地貌形态奠定了齐地崇尚精工巧艺的社会风尚,可谓一部自然和文化都极其丰厚的大书。

《中国国家地理》淄博营地总建筑面积900㎡。《中国国家地理》秉持“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之理念,深入探索与挖掘淄博自然、地理和历史资源,主题聚焦在了齐地风貌和本土动植物,旨在天地的镜相里,以深厚的淄博文化为根基,打造国内独特的文化、自然科普以及户外运动的优质目的地。

中国国家地理·淄博营地分为地理文化馆、户外探索基地、系列运营活动几个板块,通过这三大核心板块呈现淄博的“海岱齐风、葳蕤自然”,倡导万物一体、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营地自然教育,从而打造一个不设围栏的自然体验地,一个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营地公园。

地理文化互动体验馆“北极星”

区别于传统展馆,地理文化互动体验馆由中国国家地理专业内容团队,深度挖掘、梳理淄博山河之美、人文之盛,结合当前最前沿的多媒体声光电以及互动场景支持技术,以创意互动、数字沉浸体验等高科技方式展现淄博之美。

地理文化互动体验馆从淄博三千多年的城市记忆中,撷取齐长城、姜子牙,以及诞生于此的中国第一部农书《齐民要术》等代表性亮点,融汇进 11 项沉浸交互体验。在这里,你可以走进三棱镜空间,换一种视角感受齐地之美。

以展项“时空隧道”为例,它从文物中提取了齐地独具特色的瓦当纹、陶器纹、雨点釉,以及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字,设计出一组变幻莫测的几何艺术阵列。

阵列中的每个图案由一枚枚纹样推演而成,围绕中心点放射,给人以和谐、对称的视觉震撼。置身其中,宛如穿梭时空。

时空的另一端,是“齐国往事”。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齐地已经屹立于东方,它是春秋五霸之首,也位列战国七雄之冠。

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孕育出中正平和的齐韶;也是足球的发源地;琉璃如月之照、窑口火光千年不息;《齐民要术》则留下了先民关于因循自然、驯化植物的农事经验。

展馆将《孔子闻韶图》转换成了动态、可触发的体感交互,当你触摸孔子周围的人物,流光浮动中琴、瑟、笙渐渐出现,由三组乐章构成的《风·雅·颂》组曲奏响了。

在“琉璃之城”前,与提取自釉面的数字艺术画面互动;在玻璃砖铺就的“齐长城”前,看齐地历史风云变幻;走进数字光影铺就的星空湖水中,感受自然的静谧和美好。

你还可以穿过 2 米多高的巨型数字花丛,去寻找《齐民要术》里的植物;在互动翻版上了解植物王国的趣味科普知识,感受植物之美。

展馆内设置了趣味、可感的语音导览来讲解齐地的历史文化知识,游客扫码即可收听、查看。

户外探索基地北斗台地

以不破坏自然为准则,倡导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为目标,营地开辟了户外探索基地北斗台地,包括野营区、分级别徒步线路、无动力游乐设施以及适合当地的户外运动等,并自主研发了昆虫、植物、化石等相关课程,以期为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户外体验。

北斗台地入口处的生态鱼塘和垂直花园,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鱼塘分深浅两层,保证鱼和草的和谐共生,为了给水生物们一个清爽的家,池塘配备了6个物理净化仓,净化后的水,以人工叠泉的形式重归池塘。

这些水富含氧气和矿物质,是比自来水更有营养的生命之源。手机控制的滴灌系统,最终可以将池中水运送给墙上花。

区别于普通的桁架、盆栽式立体绿化,淄博营地的植物墙是一面鲜活的垂直小花园。虽然植物扎根的基质仅几厘米,但特殊的结构让它们能够根系相邻、90度垂直于地面自由生长。如果有小鸟光顾,鸟粪携带的种子也可以在此生根发芽。

营地上帐篷排列组合成的北斗七星,被分别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与命名为“北极星”的地理文化互动馆遥相呼应。

在考察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台地还从源头规划种植了 300 多种乡野植物,挖掘呈现了花椒和花椒凤蝶、马兜铃和丝带凤蝶、椿和斑衣蜡蝉等华北代表性物种。围绕这些物种,自主研发了昆虫、植物相关课程和趣味体验,及相关衍生品,初步形成了文化体验消费的闭环。

从营地出发,还可以走向“悦野山谷”,走向半山天然崖洞“对话荒野”,走向齐长城遗迹“对话古今”。给久居城市的人们创造深入密林、触摸历史的契机。

中国国家地理团队旨在希望换一种视角和体验方式,让人们在自由观看、交互和探索中,了解到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在旅行中完成从审美愉悦到知识习得的蜕变。

系列营地活动

营地的后期持续运营,将会策划开发与当地文化关联的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名人、大V 等影响力嘉宾做系列驻场项目及活动,为营地持续引流,并策划系列营地教育内容,为孩子们提供高品质的营地自然教育和完善的营地教育服务。

淄博营地并非独立的营地建设项目,它以营地形态切入颜神古镇文旅市场,为当地文旅景观带来更多亮点,升级游客群体,培育城市的消费新业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于1950,作为引领国人探索自然、地理、户外热潮的内容刊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直以独特视角梳理中国景观之美,追索中国文明历史,以全新地理文化格局重塑国人文化自信。2020年正值《中国国家地理》创刊70周年,“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是其首次尝试从传媒出发,探索文旅而发布的子品牌,以营地形态切入文旅市场,推出了新一代内容驱动型文旅目的地,旨在打造有地理文化内涵、能呈现中国之美的本土文旅IP。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然带和最丰富多样的景观类型,因此,中国国家地理营地还将计划根据气候带及生态系统,将中国划分为近50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并挖掘每一个地理单元的本土地域特色在营地中呈现,以品牌·内容·科技赋能在地文旅,打造更多的内容驱动型文旅目的地,以科学的视角和科技的手段,梳理、呈现每一寸土地的差异化之美,开创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创文旅IP。

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的运营效果还处于未知,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优质的文旅项目,一定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要体现出独有的地理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与挖掘,中国的山河之美、人文之才能得以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