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曾博伟在大会期间发布《2020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尽管新冠疫情成为影响当前休闲产业的最大灾害,但同时也给未来休闲产业发展和变革创造了最大机遇。在疫情之下,中国休闲产业将出现一系列趋势性变化。在此背景下,由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主持编写,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曾博伟秘书长执笔的《2020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发布,以下为报告全文下半部分。

目录

序言

一、休闲消费:暂停到反弹 

(一)全面停滞 

(二)逐步恢复 

(三)反弹可期 

二、休闲时间:碎片到集中 

(一)2.5天弹性作息 

(二)黄金周制度的优化 

(三)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四)休闲时间的变化 

三、休闲政策:救助到恢复 

(一)国家层面的总体政策 

(二)休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 

(三)地方典型政策 

四、休闲法律:健全到深化 

(一)法律制定 

(二)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 

(三)执法改革 

五、休闲标准:制定到推广 

(一)国际标准 

(二)国家标准 

(三)行业标准 

(四)地方标准 

六、休闲产业:冲击到振兴 

(一)休闲基础产业 

(二)休闲延伸产业 

(三)休闲支撑产业 

七、休闲空间:密集到延展 

(一)城市休闲 

(二)乡村度假 

(三)全域拓展 

八、休闲业态:简单到丰富 

(一)自驾车旅游 

(二)精品度假 

(三)旅游演艺 

(四)户外运动 

九、休闲技术:突破到扩散 

(一)机器人技术 

(二)直播技术 

(三)智慧旅游及5G技术 

(四)云休闲技术 

十、休闲企业:困局到突破 

(一)经营重压 

(二)积极自救 

(三)变革突破 

六、休闲产业:冲击到振兴

休闲产业包括休闲基础产业、休闲延伸产业与休闲支撑产业。休闲基础产业是休闲产业的主体,包括旅游业、体育休闲业、文化休闲业(游戏产业、娱乐产业、品尝产业、观赏产业、阅读产业、养趣产业);休闲延伸产业包括休闲农业、休闲商业(商业游憩区、步行街、特色消费店等)、休闲房地产业;休闲支撑产业包括休闲工业(休闲服装、休闲设备、休闲用品)、休闲信息业、休闲中介业。此次新冠疫情对休闲产业首先冲击的是休闲基础产业,特别是涉及到人与人直接接触的休闲产业,其次是伴随着休闲需求的下降,休闲延伸产业和休闲支撑产业后续也会受到很大冲击。而伴随着疫情得到缓解之后,休闲消费将会逐步复苏,休闲产业也将会实现较快的振兴。

(一)休闲基础产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明确指出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这些领域多数都属于休闲基础产业的范畴。2018年,中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51%;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48%;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1%,这也意味着旅游、文化、体育三大休闲基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10%。疫情之下,这三大休闲基础产业的大幅下挫无疑也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

大体而言,在休闲产业中,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主要依赖外地游客的产业受损最为严重,恢复和振兴也需要更长的时间。随着散客旅游的逐步恢复,旅游业开始复苏,特别是旅行社经营跨省游的开放,标志着旅游业在恢复的同时将开始振兴。与此同时,一些线上旅游直播带货活动,在拓展疫后旅游消费的同时,实际上也为未来旅游产业的营销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些立足当地居民休闲消费,但主要是室内密闭性消费的领域受损也相当严重,比如,疫情之下,电影院、游戏厅、健身房等几乎全部停止营业,全国上万家影城6万多块屏幕暂停营业超过百天。截至2020年5月下旬,电影院线票房损失接近人民币300亿元,院线近50%的年度业绩在疫情下消失。5月上旬,国务院发文明确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这些娱乐休闲场所开始恢复营业。8月上旬文化和旅游部发文推动剧院等演出场所开放,但同时也要求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50%,同时也要预约。未来预计只有预约、限流等措施真正取消之后,这些产业才可能迎来快速反弹期。

尽管在疫情之下,多数休闲基础产业都受损严重,但另一部分不依赖于人与人之间接触的领域却实现了较快发展,甚至爆发式增长。比如过去与互联网不太强的体育培训产业,在疫情期间却实现了新的发展。疫情期间,很多健身行业从业者用新的方式和平台跟自己的客户建立新的连接;同时疫情促进了线上教学和合作的启用,让更多参与者通过线上教学得到专业的指导,从而实现了线上的价值。而这无疑有利于未来扩大体育休闲培训产业的市场。疫情之下,逆势增长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游戏产业。2020年4月,伽马数据发布了疫情防控期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达到近55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率超过49%,环比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App Annie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手游下载量出现持续增长。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2020年3月的周均游戏下载量增长了30%,超过了10亿次。在中国、韩国等特定市场,疫情爆发期间,手游的周均下载量同比去年也有了35%~80%的增长。而经典的《王者荣耀》游戏,除夕当天的流水就达到20亿元左右,较2019年同期的13亿元同比增长53.8%。预计随着疫情缓解之后,休闲活动的选择增加,休闲游戏产业的增速将会下降,但是其在疫情期间培育的用户,也有助于其长期增长。

(二)休闲延伸产业

疫情之下,作为主要给休闲消费提供空间的休闲延伸产业也遭受了重创。休闲农业几乎全面停滞。休闲商业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也在快速恢复。2019年1月5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市王府井等11条步行街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批试点的11条步行街既有综合型,也有特色型,均位于城市核心位置,涵盖了4个直辖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据商务部预计,改造提升后的11条步行街年客流量将超过10亿人次,总营业额将超过1000亿元。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继续加大了对步行街改造的推进力度。2020年4月29日,商务部召开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推进会,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并把2020年作为步行街改造提升的“深化年”,强调突出“示范带动、政策支撑、平台推动”三个方面,推进“确认一批示范步行街、新增一批试点步行街、推动一批省级步行街、出台一个政策文件、搭建一个工作平台”五项重点任务,构建步行街持续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而据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数据,商务部确定的10条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因武汉江汉路封街改造,未统计在内)店铺开业率达98.5%,较2月底提高24.7个百分点;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6.9%、83.7%。未来可以预见的是,以步行街为代表的休闲商业将在今年下半年企稳反弹,成为带动休闲消费的重要力量。

受国家“房住不炒”调控政策的影响,以第二居所为主要目的的传统休闲房地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冲击,疫情的发生,使得休闲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面临更大压力。以恒大为代表的一批房地产企业通过打折促销的方式加快资金回笼。考虑未来经济下行风险增加,作为非刚需的休闲房地产业发展不容乐观。但与此同时,疫情的发生使得人民对健康的关注大为增强,这也给一些以康养为主题的休闲地产提供了机遇。未来休闲房地产业将进一步分化,注重环境、注重配套、注重服务的休闲地产仍将有发展机遇。

(三)休闲支撑产业

休闲支撑产业作为休闲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会因基础产业和延伸产业的冲击而受到二次冲击。这其中,休闲工业一方面受到休闲需求萎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休闲商业这一流通渠道的受阻抑制其发展。但预计随着休闲服务消费的逐步恢复,休闲工业后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未来中国休闲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增加对中高端休闲服装、休闲装备、休闲用品的需求,这无疑将为休闲工业后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总体来看,休闲中介业和休闲信息业的恢复将面临更多困难,不少休闲中介和信息企业也因为受疫情的影响进行了裁员或者降薪,但与此同时,一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休闲中介业和休闲信息业却有可能在疫情之后迎来新的发展。

七、休闲空间:密集到延展

疫情的出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同时也促进了休闲空间从密集到延展的转变,这直接推动了城市休闲、乡村度假空间的形成与强化,同时进一步形成了全域休闲的发展格局。

(一)城市休闲

受疫情影响,在城市室内休闲娱乐场所受限制的情况之下,以城市公园为代表的市民休闲空间保障了市民游憩、健身、交际等基本需求,成为支撑城市休闲的重要载体。尽管上海土地空间非常有限,但是2019年依然新增52座城市公园,使得上海城市公园数量达到352座。更为典型的是成都市,2018年成都市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公园城市”概念,并发布《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经过两年时间,成都已经建立起公园城市支撑体系,同时成都还率先创新公园城市价值转化,创新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模式,将镶嵌在城市内部各地的绿道、小游园等转化为适宜的消费场景;探索构建近期投入产出平衡、远期生态机制持续放大的长效机制;建立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的“双千”机会场景发布机制;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等6大公园场景,打造120余个场景品牌,380余个网红打卡点。可以预见的是,围绕城市公园的城市休闲活动不仅将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同时也将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疫情之下,文化型、生态型、商业型、复合型的城市中央休闲区既是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区域,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快速反弹的区域。“五一”之后,西安曲江新区、上海新天地、南京夫子庙、宁波老外滩等城市中央休闲区人流逐步开始上升,正在成为带动城市休闲复兴的重要地标。

此外,城市休闲中特别值得关注的还有地摊经济。为应对疫情对就业造成的冲击,成都市在科学监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此后,李克强总理积极倡导地摊经济,全国各地也纷纷跟进发展地摊经济。在当前“保就业”、“保民生”的大局下地摊经济不仅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城市休闲活力,为城市生活增加更多“烟火气”。

(二)乡村度假

长期以来,环城市乡村度假一直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形态,疫情的爆发,为城市周边乡村度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跨省游以及海外度假受到抑制,乡村度假成为满足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度假的替代产品。2020年“五一”期间,多数景区和酒店虽然都已经开业,但是经营效益并不太理想,但一些主要针对乡村度假的民宿消费却大幅反弹。据途家“五一”民宿出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的民宿订单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5%,环比4月同期订单量增长200%。途家乡村民宿订单与城市民宿订单占比为48%和52%,相较去年两者42%和58%的占比来看,乡村度假民宿订单显然更受欢迎,疫情影响下也保持了6%的增长。“五一”期间,北京延庆开业的精品民宿提前半月就被预订一空。在疫情重灾区湖北的武当山,虽然景区开放受限,但是景区附近的民宿“灵山居”却天天爆满,营业额甚至超过去年同期。广东清远英德市铁溪文化小镇、徐家庄生态旅游度假村、太和古洞等拥有特色民宿的乡村旅游点也广受欢迎,5月1日至4日民宿房间全部订满。随着疫情的缓解,未来城市周边2小时车程以内,2天1晚的乡村度假业态将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城市近郊集文化商业、主题游娱、酒店度假、商业演艺等为一体的微度假商业综合体,以田园观光、农业休闲、文化体验项目为依托,乡野度假为核心的田园度假复合产品,以及拥有观光、购物、娱乐、度假等复合功能的特色旅游小镇等微度假产品将进一步发展。

(三)全域拓展

与观光旅游的聚集不同,休闲本身就有全域拓展的要求。在微观层面,为避免人员密集,在许多休闲点,特别是室内的休闲点,都采取了限流措施,比如,2020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卫计委就要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只要疫情传播的风险还存在,这种限流措施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就意味着,在单个的休闲区,相对低密度的休闲将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随着这种休闲习惯的养成,休闲企业的产品供给也将开始调整。在中观层面,以景点观光游为主导的大众旅游时代将因为疫情的出现发生改变,一方面单靠观光景区已经无法满足疫情之下大众的休闲需求,多元化的休闲空间拓展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为缓解疫情带来的身心压力,居民也更愿意选择那些空间开敞的地方进行放松,这也使得更多的休闲空间进入居民的消费领域。在宏观层面,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往往也是人流较大的地区,同样也是疫情风险相对更大的区域,但是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这也为休闲产业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往也是疫情风险相对较小的区域。因此,伴随着信息传播扁平化以及交通条件便利化,一些东部地区小众休闲空间和中西部地区特色的旅游点也更容易进入大众的视野,从而成为休闲度假的新选择,这也有助于休闲产业发展的空间均衡。

八、休闲业态:简单到丰富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业态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丰富是一个普遍的趋势。疫情的出现,让传统的休闲产业“赛道”变得拥挤,这就促使休闲企业在开辟新休闲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做深做大已有的休闲领域,这也有助于未来更好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休闲需求。这里简单分析几类典型的休闲业态:

(一)自驾车旅游

由于自由、安全、私密的优势,自驾车旅游成为疫情之下恢复最快的旅游休闲方式。据统计,“五一”小长假自驾游占60%以上。据携程在租车订单大数据基础上发布的《五一租车自驾游复兴报告》,自由便捷、车型丰富的在线租车成为国内旅游者今年最重要的出游选择之一,租车成为疫情后携程首个恢复情况超越去年同期的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尤其是跑车等高端车订单量,相比去年五一期间订单量又增加一倍。从租车自驾游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看,租车时间相应拉长,以2-3天、4-5天居多,6天及以上的比例同样快速提升。根据订单和取车数据,“五一”全国租车自驾游十大人气城市分别为三亚、上海、成都、北京、西安、海口、重庆、深圳、昆明、广州。海南、江浙沪、四川、北京、陕西、重庆、广东、云南成为最热门的区域,海滨度假胜地三亚人气排名第一。从订单量看,五一租车热销车型排行榜前九名依次是:经济型、SUV、商务车、舒适型、豪华型、跑车、巴士、房车、皮卡。从订单同比增幅看,跑车、豪华型、房车、SUV、舒适型订单增幅比最大,其中跑车以110%的增幅排名第一,“五一”假期租跑车旅游的消费者平均花费超过2000元。

与自驾车旅游相伴随的是,房车旅游和营地旅游的进一步勃兴。比如“五一”期间,中国旅游集团就专门开发了针对北京市民的两日游、三日游房车京郊游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目前,中国房车保有量超过10万台,已建成营地超过1200个。一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房车数量和营地数量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制约房车营地旅游发展的道路通行、车辆租赁、土地供给、产品体系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这使得房车营地旅游的成本还较高、便利性也不足,配套也不够完善。但疫情的爆发使市场对房车营地产生了新的关注,这有助于促进房车营地供给体系在未来的完善,从而实现房车营地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精品度假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城市中产阶层的度假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尽管低收入人群受疫情影响会大幅减少度假需求,但是对中高收入人群而言,不仅不会减少度假需求,反而会不断提高度假的档次。根据携程提供的数据,“五一”游客出行,多选大面积、坐拥山景、湖景、海景、私家沙滩的高星酒店。其中从房型选择上,相比往年,套房、别墅类房型销量略有上升,亲子房仍是五一游客刚需;从酒店星级上来看,消费者已预订的酒店中,4星、5星间夜占比达55%,高星级酒店明显更受欢迎;在携程的酒店预售中,5星级酒店的间夜占比达到了50%,选择1000元以上酒店产品的订单比例也在全部订单中占比最高。比如,2018年,由浙江开元旅业推出的适合中国游客短期度假和家庭亲子游需求的全天候一站式旅游综合体项目“森泊度假乐园”,围绕 “大自然”、“中央设施”、“度假木屋”和“游乐活动”四大核心元素,在为游客提供私密的丛林木屋居住体验的同时,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室内、室外水上游乐,儿童乐园,亲子互动,户外探险活动。此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长三角区域中高收入人群的追捧。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总体控制住之后,国内精品度假成为出境旅游消费的替代,一些瞄准中高收入群体的精品度假项目迎来井喷式发展。海南海棠湾的均价数千元的高端度假酒店在暑期爆满,而且消费者停留时间大都在一周左右。中国国内的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房价在疫情之后甚至比疫情之前增长30%。

(三)旅游演艺

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休闲业态,近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持续上涨,由2014年的27.0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58.9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2020年新冠疫情对旅游景区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让主要依靠外来游客市场的旅游演艺经营遭受重创。尽管如此,市场对旅游演艺未来的走势依然看好。以旅游演艺的龙头企业宋城为例,2019年12月31日股价16.88元,受疫情冲击,2020年2月3日股价最低13.66元,尽管宋城集团旗下的多个旅游演艺项目仍然没有开业,但是2020年8月27日股价达到17.92元,已经超过2019年底的股价。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旅游演艺市场还有增长空间,但旅游演艺项目开始出现分化,市场集中度正在提高;与此同时,旅游演艺的二次创新也初见端倪,预计未来无论是观演方式,还是表演形态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而旅游演艺呈现的空间也可能从景区拓展到全域,一些小体量、低投资、精致化的旅游演艺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四)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作为体育与旅游融合的重要形态,在休闲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欧美发达国家,以户外运动为主体的体育休闲是休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国户外运动的发展刚刚起步,但是也表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年上半年各种赛事几乎全部取消,对户外运动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相对低密度、高参与的健康休闲方式,户外运动与疫情之下的休闲产业发展方向又高度契合。目前,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海南、贵州等地正在大力发展以户外运动为主体的体育旅游产业。2019年10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2020年4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和相关企业加入到户外运动产业中来,体育休闲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九、休闲技术:突破到扩散

技术进步在提高休闲产业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在丰富城乡居民的休闲体验。疫情的出现,使得休闲领域的技术应用大大加快,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技术对休闲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将不断深化。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技术应用包括:机器人技术、直播技术、智慧旅游技术、5G技术和云休闲技术。

(一)机器人技术

为降低人力成本,机器人技术正在加速进入休闲行业。在疫情之下,“无接触服务”成为焦点,这给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华住集团办理自助入住设备的“华掌柜”为例,疫情爆发以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机器人累计服务超过15000名客人,累计送物24000余次。酒店在防疫期间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将送物、送客需等工作交给“智慧化”设备去做,避免人与人的接触;酒店科技服务商则将设备产品升级改造,技术赋能酒店抗疫能力。为适应疫情下酒店智能服务的需要,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增加了9种新功能:消毒、巡视、清洁、引领、情感安抚等;携住科技则紧急启动针对性产品研发工作,陆续推出智能通行自助机、智能人脸识别测温仪等防疫产品;鹿马智能科技运用大数据和云平台向全国酒店集团和单体酒店无偿提供了一套公益系统,用一套云系统实现客人无接触自动登记信息。目前,机器人技术在酒店领域运用较为广泛,随着技术的提升和需求的增加,未来机器人技术将成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休闲社区、休闲餐饮、休闲农庄等的“标配”。

(二)直播技术

直播带货是2019年互联网领域的热点,但在旅游休闲领域并不普遍。疫情的爆发,基于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压力和需要,直播技术在旅游休闲领域被广泛运用。比如,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频频与旅游目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一起开展了多场旅游直播带货的行动;与此同时,驴妈妈集团也同浙江舟山等城市共同开展旅游直播带货;马蜂窝也开始加大直播技术的投入,将直播带货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尽管相对于商品带货,旅游休闲直播带货的销售额还偏低,此外,旅游休闲领域也还没有出现像薇娅、李佳琦等这样如此厉害的网红主播,但旅游休闲领域作为一种更为深度的体验经济,对直播有种天然的需求。当然,未来旅游休闲直播还需要走出有别于商品直播带货的模式,构建成新的休闲消费场景。

(三)智慧旅游及5G技术

经过十年的发展,智慧旅游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推广。疫情之下,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景区门票预约制度,这促使不少景区加大智慧旅游方面的投入,这也给一些互联网企业进入景区提供了机遇。比如,美团推出“安心游”项目,加大与相关景区的合作,其“安心玩”景区超3300家,并覆盖55%的5A级景区。除了景区之外,智慧旅游在旅游目的地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深化地运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腾讯文旅。2018年,云南省政府和腾讯集团合作推出了“一部手机游云南”的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多项技术的“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逐渐完善,并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在疫情期间,“一部手机游云南”又为云南的应急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智能化支撑,并成为了疫情防控关注中的一大亮点。比如,2月2日,一名滞留在文山的旅客通过在“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上发出求助信息,文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时联系到该游客,在了解到游客需求之后,为其送去了生活物资。此外,这一平台还对云南省旅游信息的发布、政府决策和行业监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一示范项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加大智慧旅游方面的投入,这无疑将对未来旅游目的地智慧化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此外,2019年起,5G商用技术正式推出,2020年,5G网络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新基建计划的推出,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快5G技术推广的速度,拓宽5G技术运用的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尽管5G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地在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领域开始运用,但可以预见的是,由此带来的技术变革也将极大地改变休闲产业的发展格局。

(四)云休闲技术

受疫情的影响,线下云休闲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一方面云休闲给消费者提供了一部分休闲内容,比如,一些演唱会和演艺节目转移到线上,尽管效果打折扣,但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满足民众部分需求;而以“囧妈”为代表的电影线上发行模式既开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对线下院线经营模式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云休闲也给消费者休闲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餐饮加速从食堂转向外卖,在解决民众餐饮需求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分工。尽管云休闲技术因疫情原因快速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休闲产业都是需要通过线下的体验得以实现。比如,休闲旅游虽然可以借助云休闲技术在线上参观旅游景区,饱览大好河山,但是这种感受完全不同于线下实际的旅游休闲活动所带来的体验;而体育休闲虽然可以通过云休闲实现家中健身,但是更多的户外运动休闲还是必须到线下才能完成。但在疫情之下及未来,休闲活动线上线下的促进和互动将会不断得以深化,而这也将进一步改变休闲产业发展的模式。

十、休闲企业:困局突破

2020年可以说是休闲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冲击最大的一年,但同样也是孕育休闲企业未来发展新机遇的一年。“新陈代谢”的过程虽然残酷,但是客观上也为休闲企业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一)经营重压

2019年,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休闲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再次把不少休闲企业推向了深渊。在旅游领域,中国最大的OTA携程集团在2020年第一季度净营业收入为47亿元,同比下降42%,营业亏损为12亿元。知名休闲旅游供应商途牛公司股价一度低于1美元,面临在纳斯达克退市的风险。除此之外,大量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经营收入大幅减少,甚至有些旅游企业已经关门倒闭,狼牙山景区因经营方资金链断裂而陷入了重组的旋涡之中;河南洛阳市栾川县的4A级景区养子沟景区申请破产;而之前一度在新三板上市并且获得阿里投资的百程旅行也宣告倒闭。在文化领域,影视公司受损最为严重,以知名的影视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为例,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3亿,同比下降61.4%,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亏损1.4亿,亏损幅度持续增加,其股价也因此不断走低。在餐饮领域,知名的西贝、海底捞也都出现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滑。可以说,2020年上半年成为很多休闲企业的“至暗时刻”。

(二)积极自救

尽管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但是不少休闲企业也通过降成本、融资金、拓市场等方式积极开展自救,为未来的恢复与振兴积蓄力量。一些休闲企业通过高管无薪或者底薪、员工降薪、待岗甚至裁员等方式降低人员开支。比如,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携程CEO孙洁零薪,公司高管层也提出自愿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业恢复。除此之外,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一些休闲企业也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展期或者新增贷款以渡过难关。3月6日,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期中期票据(疫情防控债)成功簿记发行,发行规模9亿元,期限5年(3+2),利率3.6%,创下了近三年湖北省属企业及湖北省内同级别企业发行中期票据最低利率,也是全国旅游企业发行规模最大的疫情防控债务融资工具。另外,伴随着疫情防控的稳步推进,一些休闲企业也尝试通过更加灵活的营销手段,保本回血、回笼资金、稳定市场。比如,为应对疫情冲击,在大年初六,知名休闲度假企业红树林集团就重启“馅饼侠”计划,“馅饼侠计划”相当于用正常时期的半价预售产品,通过成本价优惠销售去为红树林获取一定的收入。目前,“馅饼侠计划”包括度假馅饼侠、康养馅饼侠及亲子馅饼侠三款产品,有效期一年。除产品特定时间不能使用外,其他时间均可使用。其中,最便宜的度假馅饼侠是以成本价售卖红树林酒店客房,最低定价299元/间夜,10天起售,可在三亚三座红树林交换使用。

疫情期间,许多休闲企业在自救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1月30日,华侨城集团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款3000万元。中国旅游集团通过境外领队协助运输回国医疗物资已超50万件。东呈集团调用武汉及周边地区10000间公益客房,免费提供给一线医护人员休息使用。

(三)变革突破

疫情之下,健康安全受到更多关注,这就要求休闲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比如,携程集团联合平台合作伙伴推出五一安心消费计划,并发布6000多条“安心游”标签产品和“安心游联盟”服务标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从提升安全服务标准入手,激活旅游消费。其他休闲企业也通过常态化消毒、防止人员聚集等方式来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感。虽然这是因疫情引发的应对举措,但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休闲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助于未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疫情之下,大量休闲企业资产缩水,资金紧张,这也给休闲企业的并购重组和新的投资提供了机会。今年3月以来,已经有5家餐饮旅游上市公司发布并购重组计划,其中3家公司为购买资产,2家为出售资产;4月初,湖北某旅游企业发布公告称,拟出售旗下一家旅游公司全部股权。2020年2月,主攻乡村文旅建设投资运营的乡伴文旅集团宣布完成B轮融资,引入挚信资本2亿元人民币等值美金投资,估值达到10亿人民币。受疫情影响,休闲领域的盲目投资,粗放经营的模式将逐步改变,一些更注重长远效益、有市场增长支持的投资将不断增加。虽然疫情抑制了短期休闲消费,但是休闲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机会依然看好。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休闲企业而言,在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中活下来的同时,坚持创新与突破,未来就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